同行评议是评价投稿稿件学术质量和文献价值的主要步骤,也是整个审稿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中国科学院院刊》采用国际惯例的双向匿名审查制度,以确保这一步骤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审查规则和细节如下。
评议过程政策
•每篇稿件至少邀请2位专家进行评审;
•审稿人与作者不应就职于同一机构,也不应有密切联系。例如,审稿人与作者不应该有师生关系,也不应该是同一位老师的学生;
•采用双盲审稿机制(审稿人和作者的姓名都应保密);
•跨学科的稿件发送给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
挑选审稿人政策
•审稿人的选择将与本期刊的动态评审专家数据库、提交稿件的参考文献和文献检索平台进行综合评估;
•审稿人的选择应根据提交稿件的主题词或主要关键词进行选择,以确保研究领域的一致性;
•审稿人学术造诣的认证主要基于他们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权威出版物上发表的文章与他们的学术影响力;
•专家的可信度将取决于他们对审稿的认真态度,以及他们能否在审稿周期内回复审稿意见;
•专家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将作为编辑部选择其审稿的重要考量。
•预计可通过文章内容确定作者大致范围的同行专家,将被排除出该篇文章的审稿人备选范围。
审稿意见政策
稿件处理结果包括4类:同意发表/修改后发表/修改后再审/退稿。
我们鼓励学术界对稿件有不同的评论意见。编辑部将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对待审稿意见,以确保以学术标准作为稿件质量评估标准,而不受政治观点、性别和地区等因素的影响。
道德伦理要求
编辑、编辑委员会成员和审稿人应确保同行评审过程公平、公正和及时。
本刊采用双盲评审流程,编辑应避免选择与作者有利益冲突的编辑委员会成员审阅稿件,编辑委员会成员应避免选择与作者有利益冲突的同行审稿人进入同行评审流程。同时,应充分考虑作者要求,即如果认为合理,应避免特定同行审稿人评审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