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投稿 作者投稿
  • 专家审稿 专家审稿
  • 编辑办公 编辑办公
院刊公众号
院刊强国号
人民号
院刊微博
今日头条
智库平台
  • 最新文章
  • 预出版
  • 往期目录
  • 2023年第5期
    • 专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2023, 38(5): 675.
        
      111
      |
      3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96254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5-29
    • 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实践与探索

      包信和

      2023, 38(5): 676-684.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422004
      摘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为新征程上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推进保证,指明了前进方向。"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战略的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中走在前列。文章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例,试图探讨在中国科学院"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办学方针的指导下,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一流大学;一体化;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   
      77
      |
      3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96259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5-29
    • 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实践与探索

      吴岳良,王艳芬,肖作敏,苗建明,杨国强,李浩然,徐中平,牛晓莉,董纪昌,金德鹏,黄辉,林晓,刘继安

      2023, 38(5): 685-692.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418002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专章部署,并特别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教融合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追溯了科教融合的源起和发展,分析了世界范围内跨组织科教融合的3种具体表现形式,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融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发展历程、制度逻辑和主要特征,最后展望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融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前景。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融合;人才培养;制度逻辑   
      66
      |
      9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96261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5-29
    • 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实践与探索

      王艳芬,刘继安,吴岳良,肖作敏,苗建明,杨国强,李浩然,徐中平,牛晓莉,董纪昌,金德鹏,黄辉,林晓

      2023, 38(5): 693-699.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418003
      摘要:新时代对创新创业人才在品德素养、知识结构、专业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呈现出多学科交叉会聚、培养过程贯通融合、教科产多主体开放协同、数字化转型赋能等新走向。依托中国科学院创新创业优势办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入研究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尤其是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规律,从培养模式和组织模式创新、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完善“大思政”工作体系等方面,积极探索科教融合育人的新模式、新路径,以及为支撑育人目标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举措。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融合;科技领军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72
      |
      7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96261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5-29
    • 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实践与探索

      印杰

      2023, 38(5): 700-707.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512004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国家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下,创建和发展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新定位的“创新型研究型大学”已成为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卡脖子”科研与技术攻关、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新突破点。上海科技大学于2013年成立,作为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10年间围绕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推动学科交叉和科教融合方面做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文章结合上海科技大学10年来的实践经验,探讨创新型研究型大学如何促进科学知识创新、培养高水平人才、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并助力我国高等教育转型。  
      关键词:创新型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大科学装置   
      56
      |
      2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96258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5-29
    • 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实践与探索

      褚建勋,王晨阳,王喆

      2023, 38(5): 708-718.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412002
      摘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发展,为推动我国朝着世界科学中心、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和世界人才中心(以下简称“世界三大中心”)不断进步指明了方向。结合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三阶段”模式,根据世界三大中心“百年易主”的转移趋势和我国迎接世界三大中心的困难与机遇,文章旗帜鲜明地提出“国家有组织科研”(SOR)概念,认为当前及未来有计划实施SOR是我国迎接世界三大中心转移的重要抓手之一;最后针对现有国情提出了实施SOR的若干具体建议,为中国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提供了独特的智力支持。  
      关键词: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国家有组织科研;创新生态系统;世界科学中心   
      1149
      |
      12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96265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5-29
    查看更多

    院刊热文

    更多

    数字技术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

    随着数字技术不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成为在未来世界竞争格局中把握战略主动的重要抓手,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不断优化国家治理组织系统结构、提升并完善国家治理者的素质和方法方式,加快赋能国家治理高效化、科学化、智能化和精细化。现阶段我国国家治理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仍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面向国家治理的数字技术发展亟需场景扩展和人才供给,同时数字技术的负面效应对国家治理提出新要求。文章基于当前我国数字技术支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需求,提出促进数字技术赋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议,加快助力我国达到全面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 学部咨询与院士建议:数字技术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

    数字技术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
    批量引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