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窗口
作者登录 审稿登录 编辑登录 读者登录
订阅 | 旧版入口 | English
 
  • 首页
  • 期刊简介
  • 编委会
  • 作者投稿
  • 订阅指南
  • 联系我们
  • 过刊目录
首页>战略与政策>日本推进知识产权图景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推进知识产权图景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05-26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刘海波 黄钱欣
点击数量:240次

1月28日,日本知识产权战略本部官网发布了《关于知识产权·无形资产的投资·活用战略的开示及治理指南(1.0方案)》(以下简称《指南》),其中有一个词出现多达25次。

这个词就是近年来把日本知识产权界、金融界和实业界牢牢铆在一起的IPL(知识产权图景,Intellectual Property Landscape)。

IPL是什么

《指南》单设知识框解释IPL:在企业制定经营战略或事业战略时,将知识产权信息融入到经营或事业的信息中,分析上述信息,并将分析结果(对现状的俯瞰和对未来的展望等)与经营者或事业负责人共有。这里的共有,应作如下理解:以呈现分析结果为契机,以讨论制定经营战略或事业战略为目的,进行论证和协调、接受分析结果反馈等双向的交流。

《指南》认为,IPL的最大价值是通过把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可视化,让决策层直接感受到这些无形资产对本企业的经营发展发挥了多大的和什么样的作用,从而推动企业基于IPL进行对内对外两方面的活动。对内,促进知识产权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让知识产权部门融入到各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形成重视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企业文化;对外,在数字经济这个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时代,充分展示企业可持续发展潜力和竞争力,强化与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对话沟通能力,争取更多、更优质的投资。

为何反复强调IPL

2021年6月,日本金融厅、东京证券交易所修改了《上市企业治理规则》(简称CGC),加入了知识产权的内容。要而言之有两点:一是上市企业要披露知识产权投资具体信息;二是董事会要从促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企业知识产权投资进行有效监督。

由于CGC中加入了知识产权的内容,因此,上市企业落实CGC中关于知识产权的要求,也需要一套实施办法,所以《指南》应运而生。而IPL在《指南》中反复出现,其目的就是为上市企业公示知识产权提供标准化工具和规范性语言。

这背后体现出了日本正在加速、加深知识产权与实体经济和金融的融合,推动知识产权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因CGC修改加入知识产权内容,有专家甚至称2021年为日本知识产权意识改革元年。

对我国的启示

知识产权制度的基础性作用和意义是促进知识产权信息的传播和利用。我国在实践中与IPL较为接近的概念有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和专利导航。应该说,日本推进IPL的举措,对我们利用好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信息,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具体而言,有“三个更”。

一是“更广”,即以更广的视野看待知识产权。IPL的直接渊源是PL,即Patent Landscape,可称为“专利图景”。日本将PL发展为IPL,体现了看待知识产权的一种更广的视野。《指南》在论述IPL的相关内容时,用的就是“知识产权·无形资产”这样一种表达。IPL中的IP比IPR(知识产权)更具弹性,在数字经济时代,需要更重视IP及IPL的决策辅助价值。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发展,出现了以数据为代表的、用既有知识产权范畴不能很好概括的新型无形资产,当下无形资产的范围包括了技术、品牌、设计、内容、数据、技术诀窍、客户网络、信誉、价值链、供应链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能力和方法等。因此,我国也可拓宽视野,超出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类型化知识产权权利覆盖的范围,从无形资产的角度来看待知识产权。

二是“更深”,即推进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和企业经营更深融合。CGC加入知识产权的内容,与此相对应,日本知识产权战略本部推出《指南》,反复强调IPL,这体现了日本致力于将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与企业经营深度融合。此举一方面体现了日本长期投资者在筛选、评价投资对象时开始重视知识产权,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日本意欲提高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构成中的比例。我国发展到现阶段,企业经营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越来越高,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在其中起到了越发重要的作用,也因此更加受到投资者的重视。上市企业是一国经济组织的精华集合,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我国可以考虑采取措施,提高上市企业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信息披露水平,一方面可以带动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企业提高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例。

三是“更全”,即培养能力更全面的知识产权人才。2016年日本特许厅发布报告,建议把“IPL”和“知识产权投资和管理”“开放与闭合战略”“组织设计”并列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4个基本内容,提出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要从这4个方面着手。该建议被2017年修订的日本知识产权人才技能标准采纳。日本特许厅还在2021年10月举办了“IPL推进协议会的活动和会员企业的相应举措”研讨会,免费公开做IPL讲座。日本IPL的主力推手、金泽工业大学教授杉光一成在讲座中从CGC和知识产权的关系入手,阐述了活用IPL新的可能性,反响甚大。我国培养知识产权人才可以借鉴IPL的理念,将IPL作为知识产权人才能力的重要方面,在应用中充分发挥和迭代提升IPL的效力,提升知识产权人才综合活用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能力,全方位提高人才能力素质和水平层次。

(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推荐文章
  • 新时代科技强国战略
    科技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核心要义,科技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
  • 科技改革十年回顾与未来走向
    文章从科技宏观治理、攻关应急体制机制、科研人员全职业生涯、科...
  •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支持科技创新发展——财政科技事业10年回顾与展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与地方财政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 世界生命科学格局中的中国
    生命科学近15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概括为环环相扣的3个阶段:经...
  • 科学研究模式变迁:有组织的基础研究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各学科领域深度交叉融合...
  • 优化科学基金同行评议机制的思考
    同行评议是科学共同体的自我规范机制之一,是科学质量控制的核心...
专题
  • 专题:构建自立自强的信息技术体系
  • 专题:新材料科学发展战略思考与创新实践
  • 专题:智库双螺旋法应用及实证研究
  • 专题:哲学助力科技创新
  • 专题: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挑战与应对
  • 专题:服务碳中和目标的海洋负排放技术路径与战略思考
  • 专题:哲学与科学
  • 专题: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文明
  • 专题:生态草牧业高质量发展
  • 专题:建党百年·青年说
  • 专题: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的能源转型
  • 专题:科技助力“黑土粮仓”建设
  • 专题:科技伦理治理的战略研究
  • 专题:有组织的基础研究
  • 专题:新时代科学基金运行体系与管理研究
  • 专题:融合科学与开放数据
  • 专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专题:科技领航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 专题:湾区比较研究
  • 专题:荒漠化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 专题:“十四五”规划的区域战略与空间治理
  • 专题: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 专题: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
  • 专题: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 专题:科技评价——实践与展望
  • 专题: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 专题:水声信号处理和声呐技术·发展现状和展望
  • 专题:中国高性能计算发展战略
  • 专题:行星科学——新学科·新梦想
  • 专题:国际新形势下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 专题:中国科技70年·回顾与思考
  • 专题:战略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 专题: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理论、指标与实践
  • 专题:土壤与可持续发展
  • 专题:知识产权转化与运营
  • 专题:“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能源地缘配置与国家安全
  • 专题:科学普及问题政策研究
  • 专题:分子模块设计育种
  • 专题:环境微塑料污染与管控策略
  • 专题:中国科学院·改革开放四十年
  • 专题:传统工艺的认知与振兴
  • 专题: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生态成效评估
  • 专题:心理学与社会治理
  • 专题: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
  • 专题:中国微生物组计划
  • 专题:“一带一路”建设对策研究
  • 专题:土壤微生物组
  • 专题:建成遗产
  • 专题:作物病虫害的导向性防控
  • 专题:青藏高原综合科学研究进展
  • 专题: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
  • 专题:科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专题:生物传感与器官芯片
  • 专题:“十三五”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 专题: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智能微网
  • 专题:2015/2016超级厄尔尼诺事件研究
  • 专题:精准扶贫重大战略与政策研究
  • 专题: 生物安全——新问题、新挑战
  • 专题:绿色设计
  • 专题:空间科技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 专题:信息化变革科研模式
  • 专题:“一带一路”生态风险与地缘战略
  • 专题:脑科学与类脑智能
  • 专题:现代智库建设及其思想传播
  • 专题: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 专题:海岸科学与可持续发展
  • 专题:心理健康研究与服务
  • 专题:当代国家凝聚力研究
  • 专题:海洋科学发展现状与展望
  • 专题:云计算创新发展战略
  • 专题:在线社交网络分析理论和技术
  • 专题:西藏经济社会与科技协同发展
  • 专题:土壤与生态环境安全
  • 专题:可持续发展从行动走向科学
  • 专题:创新发展政策研究
  • 专题:土壤与可持续发
  • 专题: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科技思考
  • 专题:生物计算机研究进展
  • 专题:科教国际化发展战略
  • 专题:互联网产业发展战略
  • 专题:标准化发展战略
  • 专题: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
  • 专题:可持续发展的难点与热点
  • 专题:生态系统服务与评估
  • 专题:知识产权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
  • 专题: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 专题:知识产权的法制保障
  • 专题:城镇化战略研究
  • 专题:现代农业
  • 专题: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
  • 专题:知识产权管理
  • 专题:科研信息化
  • 专题:农业物联网
  • 专题:国家创新平台建设
 
 
您是第19688008位访问者!
1996-2021 中国科学院版本所有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02857
地址:北京三里河路52号 邮编 100864 Email:bulletin@cashq.ac.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